存量竞争日趋激烈,
小体量商业如何出圈突围?
从细分市场切入,经营特定的文化主题,已经成为小体量商业出圈突围的重要途径。例如TX淮海和NOYA青年文化空间都已经是广为人知的典范案例,尤其是坚持“文化先行”的TX淮海,开业以来持续通过高频度的活动,专注经营年轻力。
在一众筹开项目中也有不少这类小体量的主题商业,突破传统商业的模板,尝试更多有趣的内容。在笔者看来,最具出圈潜力的莫过于百联ZX创趣场和INS复兴公园,他们分别切入了年轻人喜好的二次元和电竞市场。
其中,聚焦次元文化的百联ZX创趣场将于今年底揭幕。在二次元文化早已普及并衍生各类消费的今天,专营二次元主题的商业却相当罕见。百联将南京路步行街的华联商厦存量更新,围绕多次元文化产品,聚集相互联动的社群同盟,从商业差异化和互动体验性上都值得期待。
品牌方面,在项目的官方公众号平台,已经公布的入驻品牌有面向成年人的玩具统一品牌万代魂TAMASHII NATIONS STORE中国大陆首店、能够体验哥斯拉等多款知名IP的VR ZONE上海首店等等。
INS复兴公园位于复兴广场大楼,前身就是曾经著名的复兴公园钱柜,如今这个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空间,将成为集电竞电音文化、演出秀场、浸入式展览、艺术新零售、先锋生活方式为一体的娱乐综合体平台。
在高楼层,INS复兴公园搭建了容纳近600人的电竞赛馆,将填补市中心专业电竞场馆资源的空白,目前已经成功落地了2022DNF职业联赛。除了电竞赛馆,还将呈现脱口秀舞台、时尚秀场、沉浸艺术展、体验式新零售、音乐派对等体验。除此之外,据媒体报道,将入驻的品牌有笑果文化、得物、PLAY HOUSE、公路商店、M STAND等品牌,呈现多元化的都市年轻娱乐文化。
大商圈里的小体量商业如何差异化经营?商业体量仅3.1万平方米的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给出了不错的解题思路。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位于成熟的闵行南方商圈,周边聚集了百联南方、莲花国际、中庚漫游城等商业项目,作为体量较小的后来者如何脱颖而出呢?
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作为轨道交通1号线莲花路站的地铁枢纽商业,自有通勤客流优势。为了与周边主打家庭消费的大商场形成错位,LaLa station上海莲花路用小体量来聚焦年轻上班族的消费需求,因此引入了niko and…、Adidas Originals、MLB、另物等年轻向的零售品牌,以及ALDI奥乐齐超市,再加上瑜伽、舞蹈、美发、健身等生活配套和服务业态,联合办公又能提供稳定的日常客流,从而整个小体量购物中心形成了精准又相对完善的业态布局。
拥有前滩太古里和晶耀前滩两大标杆级商业的前滩同样引人关注,商圈内将有新项目前滩L+PLAZA开业。这是陆家嘴集团全新商业产品线L+PLAZA陆家嘴广场的首发项目,将与前滩太古里、在建的前滩L+MALL陆家嘴中心形成前滩商业的“黄金三角区”。
作为大商圈中的小体量筹开商业项目,商业面积3.4万平方米的前滩L+PLAZA将与存量商业错位经营,定位为“全时社交活力中心”,满足前滩商务精英、精致白领等客群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。
具体来看,商场将从全时社交、运动休闲、日咖夜酒、高质餐饮等核心触点出发定位,呈现全新的社交生活空间与高质量的消费体验。另一方面,前滩L+PLAZA也延续了前滩商业的户外空间特色,设计为错落有致地层层退台,从中心向各个方向伸展交错,并配有特色的露台景观。
在一个日益成熟、能级不断提升的新兴商圈,体量相对较小的前滩L+PLAZA务实而精准地聚焦了前滩的商务人士和精致白领,相信会呈现一座别具特色的商业。
融入在地文化,已经是存量更新商业的主要命题,从早年的上海新天地,到刚揭幕的上海张园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而在小体量商业之中,近两年像武夷MIX320、M+马利、黑石M+街区等也都以融合业态和特色场景频繁出圈,成为各年龄层竞相打卡的热门商业。
能让武夷MIX320成为新网红的理由,不只是在更新改造方案上存旧续新的巧思,作为一个强调社交性的“邻里中心”,独特的项目调性和业态品牌也是其与一般旧改项目最大的不同。在品牌的选择上,武夷MIX320内多为小众有格调的品牌,其中90%为首店,而店型店面也均为定制或升级版。